黑水虻全脂蟲幹對雞蛋品質的影響閱讀次數 [1676] 發布時間 :2020-11-02
譯者:餘發傑,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
--2019級食品科學與工程丁穎創新班
審核:胡文鋒, 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;
廣州無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;
6766
文宣:曾凱斌, 6766
加拿大英倫哥倫比亞大學(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)家禽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研究了全脂黑水虻幼蟲幹對雞蛋品質的影響。其試驗結果與結論分享如下。
一 研究目的
探究用黑水虻全脂蟲幹(DBSFL)部分替代普通蛋雞飼料中的豆粕對雞蛋質量、蛋黃中脂肪酸及重金屬含量與組成的影響;用黑水虻全脂蟲幹替代豆粕的可行性。
二 研究方法
以大豆為基礎的飼料作對照,替代豆粕(50%)和完全替代豆粕(分别為10%和18%粉碎的DBSFL)的實驗飼料配方。
為期17周的實驗裡,90隻18周齡的諾富根布朗(Novogen Brown)雛蛋雞被随機分到6輛移動拖車(三種配方,重複兩次)。在第4、6、8、10、12、14以及第16周,從每輛拖車裡收集五個雞蛋,稱重并于4℃儲存24小時。蛋殼外觀(裂痕、形變、重量及厚度)、雞蛋内部品質(蛋白的重量和所占比例、卵黃重量、顔色以及哈夫單位)、蛋殼、卵黃和蛋清的重量比例也會計算在内。在蛋黃營養組成的測試實驗中,從每組随機挑選12個雞蛋,然後把每組雞蛋的卵黃萃取混合,得各飼料配方組100g卵黃樣本。六名評估人員會對每段時間抽取的雞蛋進行外觀評測。
三 結果與分析
卵黃金屬含量:受DBSFL影響;Ba和Ca含量上升,其他金屬含量無明顯差異;
脂肪酸:(g/100g 每份卵黃樣品)
無DBSFL | 10 % DBSFL | 18 % DBSFL | |
脂肪 | 8.32 | 9.19 | 9.88 |
飽和脂肪酸 | 2.45 | 2.98 | 3.35 |
順式單不飽和脂肪酸 | 2.82 | 3.55 | 3.88 |
順式多不飽和脂肪酸 | 2.66 | 2.21 | 2.13 |
反式脂肪酸 | 0.02 | 0.03 | 0.03 |
歐米伽-3多不飽和脂肪酸 | 0.27 | 0.21 | 0.19 |
歐米伽-6多不飽和脂肪酸 | 2.39 | 2.00 | 1.95 |
DBSFL雞蛋的總脂肪含量、順式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略高,但順式多不飽和脂肪酸、歐米茄-3多不飽和脂肪酸和歐米茄-6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略低;
雞蛋重量:試驗組雞蛋平均重量較低。對照組雞蛋重量為(62.25±0.55g)分别比試驗組一(10%幹蟲)和組二(18%幹蟲)重3.3克和3.73克;對于初始蛋重,DBSFL存在顯著的影響。試驗組間的質量差距較小;可能原因是DBSFL難以被消化,存在幾丁質等。
蛋殼重量:試驗組蛋殼平均質量較低。對照組雞蛋重量為(6.3±0.05g)分别比試驗組一(10%幹蟲)和組二(18%幹蟲)重0.30克和0.56克;試驗組一比組二重0.26克;
蛋清重量:試驗組雞蛋蛋清平均重量低于對照組。對照組蛋清均重(40.9±0.33g)分别比試驗組一(10%幹蟲)和組二(18%幹蟲)重2.64克和2.24克,到第8周,蛋清重量一直增加,然後保持穩定;組二的蛋清質量比例(65.99±0.16%)高于組一(65.04±0.16%),到第10周,蛋清質量比一直下降,然後保持穩定;
卵黃:蛋清比:試驗組一(10%蟲幹)卵黃:蛋清比為(0.38±0.003%)高于其他兩組,直到實驗的第10周,它一直在增加,然後保持穩定。
卵黃重量:隻與時間有關。
四 結論
本研究表明,飼喂DBSFL的蛋雞産出的雞蛋,其卵黃金屬含量,脂肪酸組成、雞蛋品質以及外觀特點等與對照組雞蛋相當。替代蛋雞飼料中的豆粕和豆油不會導緻雞蛋品質下降、雞蛋安全性受損或外觀和口味問題。根據目前研究的結果,作者認為用全脂DBSFL部分替代蛋雞飼料中的豆粕是安全可行的。如果能提升全脂DBSFL的消化率,研究全脂DBSFL對鈣吸收的潛在抑制作用,那就可以實現用全脂DBSFL完全替代蛋雞飼料中的豆粕,且可以配制成低粗纖維含量飼料。
譯者注:
本研究探讨了用黑水虻全脂蟲幹替代豆粕的可行性,提出了DBSFL可能存在的應用障礙,如幾丁質等,并發現鈣吸收偏低現象。本文揭示了全脂黑水虻幹蟲的應用價值,但還沒有研究黑水虻幹蟲對雞的健康水平、産蛋量、産蛋期、料蛋比,以及綜合效益等的影響。而這些研究将有利于昆蟲蛋白在家禽養殖中的應用。
參考文獻
Bejaei M. and Cheng K.M. The effect of including full-fat dried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in laying hen diet on egg quality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. Journal of Insects as food and feed, 2020; 6(3): 305-314